先道艺术网
当前位置:资讯 >> 新闻 >> 正文
纪清远:在网络传播中有关传统诗、书、画艺术的审美要点
2016-05-23     来源:子曰师说公众号
分享到:
[摘要]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纪晓岚研究会顾问纪清远在分论坛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中发表为《在网络传播中有关传统诗、书、画艺术的审美要点》的讲话。
2016年5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纪晓岚研究会顾问纪清远在分论坛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中发表为《在网络传播中有关传统诗、书、画艺术的审美要点》的讲话。

以下为讲话全文:

发言人:纪清远

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纪晓岚研究会顾问

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的传播是前所未有的,通天盖地,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更是空前。习主席最近指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来进一步传承和传播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起来的庞大的文化体系,通过网络深入浅出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探讨以儒释道理念为核心内容的传统艺术审美要点,取其精华,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当代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西方当代思潮不断地渗透,逐步异化中国主流意识的大背景下,使人们特别是青年迷失方向,以致缺乏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网络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至关重要。下边我就网络传播中关于传统诗、书、画艺术中的审美要点谈些浅见。

(一)在网络传播中探讨诗的审美


中国是一个以诗著称于世的国度。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自《诗经》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句子。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曹操的“东临竭石,以观沧海……。”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些意味隽永,朗朗上口的不朽诗篇,为后人所传诵。若是这样美好的句子通过网络的音频传播,教人吟唱。使人们浸润在一个诗的美好环境之中。


诗的创作手法是赋、比、兴。清钱咏论诗时,认为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粘皮带骨,不切题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虞世南的《咏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白《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陆游《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等名句都是最好的范例。被咏之物的形与言外之意的无形相互依存和转化,以景物寄情和隐喻,语忌直白,意贵透彻,没有“有形”作依托,绝不会有“无形”之妙。相反若只有“无形”,没有寄托物,则是捕风捉影,不知所云。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真实的追求。”(《摩沼.序》)我们总在讲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一点儿没有错,但是艺术的目标不是生活,而是理想。这一美学观点是中国传统艺术所共持的。

关于诗,通过传播应该使人们对它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不到位,往往容易走偏。现在有许多学作诗的人,在怎么学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第一,没有对生活的悉心观察和深刻感悟,作品缺乏意境,满足于华丽词藻的堆砌。

第二,不懂创作方法。即使懂也不愿从“法”入手,怕受束缚,从而抛弃规范。我只有这样回答:世上没有绝对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艺术也不例外。诗人泰戈尔说;“美是在有限之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艺术规范是人类祖先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来的规律,比如诗的平仄、对仗和押韵是为了诗意的表达和音律的吟唱,因此并非为规范而规范,这是艺术美,是艺术趋于成熟的标志。

第三,认为雕琢绝非好诗。内容空虚又无诗意的修饰雕琢当然不可以。但是不能因此无匠心。真正的大诗人都离不开对诗句的反复修改和认真推敲。诗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敲”、一个“绿”,看似流畅而自然,且不知诗人费尽的心机。也正像钱钟书诗云“寻诗争似诗寻我”。一个“寻”字看到觅句的苦心,又可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优秀的诗篇,既有俊发、流动隽永之诗意,也能使之吟诵上口,意韵无穷,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缺一不可。

另外关于现代诗,我们出现了不少具有意味的佳作。但是由于新诗是受欧洲影响,能否把原诗的韵律及其诗意的美妙翻译得准确?是个重要的前提。所以我们有些新诗创作还没有把握到准确的内涵之前,有些模仿得太过于自由,甚至发挥得不着边际,令人不解其意。这就根本不是作诗之道了。

(二)关于书法艺术


对于当今书法界出现的“丑书”现象,视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为高大上,自诩为“现代书法”。我分析是受两方面的影响。不加甄别地错误理解道家思想中的某些主张,反对人为雕饰,一切返朴归真,倒退到“同与禽兽居”的脱离文明约束的所谓“至德之世”。再一个是用西方当代艺术观念企图来“改造”中国的书画艺术,颠覆传统的审美观和欣赏习惯。


纪清远 | 书


因此在艺术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至关重要。中国几千年的文字传承,足以形象的印证了我国一部文化发展史。我国最古老的“象形书画”,实际就是通过描绘实物形状、会意、形声的造字法。从象形文字到商代和西周初期流行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秦以后小篆、隶书、魏碑、行书、唐楷到草书,由于汉字的特殊构造,既是抽象的符号,又具有象形性,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的完整而独立的形象。另外由于中国毛笔的特殊性,是用羊毫狼毫或其它动物的毛制成,不同于西方油画坚挺的猪鬃笔。有人讲书法和国画能成为艺术,除了宣纸之外,也离不开毛笔的特殊构造。正如蔡邕所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两个因素使原始时期只有实用功能的简单文字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审美意味,发展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规律。在视觉上字体的间架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完善。用软笔的提按所造成了笔划粗细、虚实、浓淡,既严谨又肆意的挥洒使书法语言发展得日趋成熟、完备。

书法推崇中锋用笔,文字形象墩厚,一点一划、一撇一捺中显露着稳重的刚健和飘逸的神采,折射出人的精神力量,是雄浑之力、儒雅之美。使书法的创作通过自我人格的完善,成为艺术的呈现。书法强调精、气、神。书法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李世民说:“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书法讲“品”,品有高低、雅俗、文野之分。不能把书法单纯作为写字认字功能,实际是在修炼人生。它承载着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在网络中杜绝传播粗制滥造的美术作品,抵制丑陋,强调精品意识。


美术是利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直观地通过现实以抒发性情的艺术。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如果说西方古典油画的侧重于技术含量,那么中国画则更加凸显文化内涵。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在世界艺术之林可谓独树一帜。

中国画的功能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化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除了教化功能之外,简要谈一下审美。中国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哲学观念及审美方式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早在一千多年前,东晋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唐代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头脑的艺术加工。中国画无论是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共同强调对物象的写意,强调画外之意和提炼写神。作画是为了写意和写心,状物是为了寄情。这与诗词创作的原则是一样的。苏轼评价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时说道:“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常以琴、诗、画自娱,以诗意入画,画风淡雅抒情,从他的山水诗当中也显现中“尽得风流”的禅意。虽然至今我们已经看不到王维的画作,但是依据前人对他画作的评价,必定与他的诗一样,显现清净、虚空的心境。

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则是首要的审美标准。古人讲的灵气往来就是当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就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在于虚实,包括艺术取舍。对物象有朦胧感,则自成境界。在一定条件下,朦胧的虚境比清晰更好看。变幻莫测的黄山云雾也会给人以启示,云雾虚实掩映相间,明察秋毫就索然无味。正如笪重光在《画荃》里指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小屋如渔舟,朦朦云水里。”“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寂静的山谷,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鸟呜是实,幽空是虚。我认为中国画创作的目的是对中华美学境界的追求。第一个层面是立足表现客观,更重要的层面就是精神的超越,不可就事论事。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如同苏轼所讲:“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我认为不仅需要正确的审美认识,更需要艺术实践来加深理解。古代画论里讲“心手不应,不学之过。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然不行于手。”说明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的“三分钟国学”中,请专家结合作品,讲怎样欣赏中国画,如何立意、构图、勾线、上色等等,怎样运用笔墨中的黑白、虚实、浓淡、干湿、长短、方圆以及用线的抑扬顿挫,这些对立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是对立而统一的和谐美。这种具体的解说、示范,会引起爱好者的实践兴趣。

蔡元培先生也曾呼吁“以美育代替宗教”。传统诗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掌握正确的审美认识和能力,对于弘扬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提高文明素质,实现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用几句话结束我的发言:

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二、我们的目标是:中国最优质的传播方式和最优秀的传播内容的精彩叠加。

谢谢各位。


(文章转载自:子曰师说公众号


作者:
责编:
分享到:
图片新闻
©2014-2024 www.xda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德艺先道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54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3546号
德艺先道艺术咨询热线